迪哥活動筆記|社群經營x流量變現x商品開發|最強品牌自媒體 Lo-Fi House 來了!

迪哥筆記|DigNote
9 min readApr 21, 2020

--

自媒體如何實現流量變現 — 運用 YouTube 、 IG(Instagram)、官網行銷金三角最大化行銷效應,策略技巧大公開

迪哥活動筆記|社群經營x流量變現x商品開發|最強品牌自媒體 Lo-Fi House 來了!

今天聽完這場活動兩位講者的分享,覺得自己在做品牌上面還有好多好多可以加強和優化的地方,本來以為從事美的事物的相關企業,應該會比較天真浪漫一些,沒想到背後的商業和邏輯還比一般企業更加強健,而且敏捷和 MVP 的精神也是超精實超新創的,今天下午的課程真的是收穫滿滿,很感謝加個零舉辦了這場活動,也很感謝兩位講者的分享,下面是一些活動心得記錄:

#牙編|行銷負責人 & Co-Founder

一開頭牙編就分享了品牌願景:讓每個人都能找到並擁有自我的空間空格

Lo-Fi House 從 2017 年就開始從做空間風格師這件事做起,這個工作一般也叫做 #傢配師 #軟裝師,他們之所以叫空間風格師,想法很簡單,只是想要跟大家不一樣而已。

一般在室內設計品牌、傢俱品牌旅下(IKEA、小寶優居)、個人工作室才會有空間風格師這個工作。

Lo-Fi House 最一開始就是拍照上傳 FB 而已,過程中因為想要在短時間內讓大家看到他們,所以開始試著把做 CASE 的過程拍成影片放上 YouTube ,始料未及蠻成功的

過往傳統的行銷通道有網站、 google 廣告、電視節目、設計雜誌,但 Lo-Fi House 在思考後,根據不同的定位區隔,決定要經營以下這些平台:
● YouTube 64萬 > 空間佈置、改造知識、生活風格
● IG 17.7 萬 > 平易近人改造知識、佈置成果分享、品牌幕後日常 > 重跟粉絲互動,培養潛在客群
● FB 13.3 萬
● 官網 > 教學文章、改造詳細步驟 > 長篇文章,滿足想要自己佈置,改造空間的人

牙編談到 YouTube 平台,他的看法是現在的 YouTube 平台娛樂內容偏多,較少專業,知識型內容,所以定位自己的領域很重要,定位的好,就能像下述幾個 YouTuber 一樣,成為代表性案例,像是志祺七七、瑩真律師、營養健身葛格等等

Lo-Fi House 著重在生活空間風格 #空間設計 #居家生活,主要經營策略分兩點:內容主題 & 角色 IP

① 內容主題
● 廣度 > 舉例,像健身可以有很多不同主題,男、女、室內、外
● 深度 > 主題要談到多深入?
● 形式 > Vlog? 綜藝?談話?

②角色IP
● 個性
● 喜好
● 價值觀 > 重點這角色要能跟觀眾產生共嗚

Lo-Fi House 經營 YouTube ,總共分成三個階段
階段一
0–10 萬粉絲
做法是提供實用的內容,設定多種內容主題 :
Lo-Project 、 Lo-How 、 Lo-Vlog 、 Lo-Craft 、 Lo-Diary 、 Lo-Lab 、 Lo-Fi Warehouse

階段二
10–50 萬粉絲
要讓人固定看 ,就要有清楚的角色經營
單體 — 人物個性設定
群體 — 角色設定

舉例像 Lo-Vlog ,就是以人物為主的 Vlog ,內容會有跟拍風格師 Sil的一天

有好角色 > 觀眾忠誠度高(舉例:#老高 #滴妹) > 因人設產生的額外流量

階段三
50萬以上粉絲
因角色而喜歡一切,牙編自己舉例,只要是他喜歡的 YouTuber ,她連廢片都會看

接著牙編聊到商業 IG的經營,主流應該有以下三種:品牌、 KOL 、知識內容導向 KOL

LO-FI 經營 IG 時首先會思考「我想要什麼?」
他們希望的是
● 不想要太有距離感,想要有人味
● 想要有人味,但又不想太網紅化
牙編最後決定 Lo-Fi 的 IG 的定位就是「品牌 + KOL」

Lo-Fi 做的是風格設計服務,很幸運的是 Lo-Fi 本來就有好的內容,牙編要做的事情就是妥善的運用內容,所以產生了對應的內容經營策略:建立品牌體系及角色經營

①建立品牌體系
在 IG Lo-Fi 只做 Lo-Project、Lo-How、 Lo-Vlog、Lo-活動,沒有其他的

建立體系的好處是
● 內容專欄 > 主題分類、發佈時間明確、讓粉絲期待
● 易於搜尋 > 想看到類似的內容,點選 Hashtag 即可看到更多

另外牙編也提到,每個品牌都用 Lo- 開頭的好處是
● Hashtag不重複
● 可以很容易辨識品牌
● 命名時望文生義,很好理解

而 IG 內容如何呈現, Lo-Fi 也根據觀看特性,來安排各自功能的定位
● IG 限時動態 > 做有趣的互動,再廢也得做 > 關注人數、導流次數
● IG 貼文 > 懶人包、重點內容,照片還是好一點,讓大家儲存使用 > 觸及人數和收藏
● 網站 blog > 會做 CTA,吸引大家跟我們做互動 > 觀看人數,完成 CTA 人數

而在 IG 精選動態中,他們做了很多教學相關內容,累積了一定的死忠客戶,他們選擇的是教限動,教攝影,這兩塊跟 Lo-Fi 本身品牌可以相連結,又是能帶額外流量的好方式。

②角色經營
沒有好的角色,觀眾只把你的平台當工具,看完就閃人。
(這段簡報好像切較快,我沒抄到太多,大家可以去看 Lo-Fi 的各個頻道,學習他們的角色經營方式)

Lo-Fi 打造活動 IP 是為了 #塑造品牌形象 #讓粉絲定期有期待感,每個活動都要能做到病毒傳播。

病毒傳播的三大特性
● 被分享的意義 > 炫燿、公益、創意、幽默、共鳴、自我實現
● 易傳播機制 > 不讓傳播分享鏈斷掉
● 帶頭的影響力者 > 名人

為期一個月的活動,要如何持續吸引大家參加是大難題,Lo-Fi 克服這個難題會用到一些技巧:
● 每周會提供一個限時動態模板
● 也提供模版製作的教學影片
● 大家可以反覆觀看

後來有很多人參加,甚至有參與者自製版型、字體,我們獲得很多的 UGC ,整體得到了3倍的追蹤人數

舉例其中的一檔活動 IP 是:做自己的風格師
● 被分享的意義:自我達成、炫燿
● 易傳播機制:隨手拍攝、活動在 IG 限動上發酵,分享門檻低,傳播高
● 帶頭者:Lo-Fi、風格師們、KOL 們

這一檔是 30 天的早餐計畫,每天參加人數都超過 200人

而牙編也聊到,除了善用不同平台,Lo-Fi 進一步會做到運用相同內容在不同平台之間進行串連
● YouTube|放 before/after 的照片預熱
● IG 貼文|空間佈置成果/與屋主的故事/設計細節巧思
● 官網|完整改造故事,內容統整

舉例之前有篇 Lo-Craft, 他們讓 YouTube 和官網互導,影片和教學文章交互著看,他們當時粉絲數還不到20萬,卻在 3 天內就達成 3 萬多的觀看,他們的心法就是要根據平台和觀看特性,用不同的形式演繹相同的內容

最後牙編又再說了一次他們的發展脈絡,結束了她精彩的分享
#定義風格成為領域權威
#完整串連品牌旗下所有行銷資源
#打造品牌電商

#邦邦|BD 負責人

破題第一句話就是充滿銅臭味但每個企業都要懂的 — 如何把內容做成商業模式?

邦邦把自媒體內容商品化,分成了兩大類商品 — 粉絲向和市場向

他們初期有做了粉絲向商品-筆記本和花框,他們發現,這類商品會有短暫衝動,但卻沒有長尾效應,後來銷量直接歸零。

但發展的過程中發現,很多 Lo-Fi 粉絲敲碗一直問油漆色號,我們就覺得這才是真實存在的需求,後來虹牌油漆主動來找我們,雙方決定合作,沒想到才 2 個月,總共就賣了 6,000 多桶油漆,我們才確認這個商品模式是比可行的。

邦邦分享一個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 — 「如果拿掉了自媒體品牌,你的產品還有競爭力嗎?」

這個思考方式代表著產品本質是很重要的,接著他詳細的拆解了兩類產品

①粉絲向產品
現象 :
● 消耗粉絲力
● 無長尾效應
● 短時間高訂單
● 隨著檔期次數成效遞減

建議這麼做 :
● 適合有紀念價值的
● 能夠拉近與觀眾的距離
● 具有炫耀價值的物件

②市場向產品
現象:
● 在同商品上有競爭力價值(價格、解決額外價值)
● 銷售具有累積及長尾效益

建議這麼做 :
● 投入較高的開發成本
● 與專業品牌聯名

中間邦邦也分享到,油漆能成功,很重要的一個點,很多人自己在買油漆的過程,到漆完整面牆以前,這些人都根本無法確認這是不是他們自己想要的顏色?

但跟 Lo-Fi 買,他們可以很有底氣的告訴粉絲,他們是真的有用在設計案子上,而且業主很喜歡,這代表他們和粉絲間是有信任機制的,透過這個信任機制,他們成功的把油漆賣掉,更解決了有時消費者反應油漆在螢幕上看起來有色差的這個問題。

談到自媒體內容要做產品,邦邦建議思考以下四個面向:
①生產面
● 成本面如何快速測試
● 自產和聯名的差異、速度、價格、毛利?
● 如何選擇廠商?如何溝通?

②行銷面
● 是否已有現成客群可做測試?
● 是否能與原有內容長期/檔期性串連?

③商品競爭力
● 分析現有市場
● 分析現有顧客購買情境
● 思考產品是否有解決什麼現有問題
● 思考把品牌名拔掉是否還會具有競爭力

一般人腦海中可以記住的名牌數,不會超過 7 家,像油漆在台灣的品牌數,只有4–5家,所以 Lo-Fi 在這塊是有切入機會的

④品牌力迭代
● 確保產品、檔期不會消耗現有粉絲
● 分析產品如何疊加品牌原有的價值

提到兩個品牌的操作方向:
Pressplay 用行銷優勢,養成生產面和商品競爭力面
Pazzo 有生產面優勢,分別去促成行銷上的優勢及個別品牌的市場競爭力

Lo-Fi House 自身的優勢
● 生產 > 品牌背書與製造
● 行銷 > 空間改造影片當中必定有顏色的存在
● 商 > 解決現有消費情境的困擾
● 品 > 商品價值可以帶動整體品牌

Lo-Fi 這麼做品牌力迭代
如何創造好的商品故事?
● 成為台灣第一個有故事的油漆品牌
如何對應商品故事,創造好的設計?
● 整體設計:簡單、快速、方便的包裝
如何創造好的商品旅程?
● 創造完整的 UGC:手折立體紙空間、透明小卡

而最後邦邦也分享了,團隊不斷思考的就是如何用相同的邏輯找出持續能迭代的產品,如何再創長尾效應的常態性產品

舉例,他們最近在討論「從風格出發挑選商品真的符合市場需求嗎?」
他們解惑的方式,是快速的做了一波 campiagn 來測試,希望趕快找到問題,再快速的進行調整。

最後結語在「如果能讓整個團隊保持著同樣信念,就可以讓快速迭代更有效益」

周日的午後,感謝有這場超棒的分享,雖然是線上活動,但效果完全不打折,收穫滿滿!

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參加這麼精彩的活動,也一定不能錯過亞洲最大活動平台 Accupass 活動通,現在就下載 ACCUPASS APP

我是迪哥 Disney ,我樂在體驗生活、熱愛參加各類活動,會把很多新知和好玩的東西打成心得分享給大家

我接著也會試著以懶人包的型式呈現我的每篇文章,歡迎追蹤我的 IG 帳號 — 迪哥筆記

若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也可以拍手(Claps)給我一些鼓勵
如果你想看更多迪哥跑活動,請拍 11–20 下
想看更多迪哥聊運營,請拍 21–30 下
想看更多迪哥談成長,請拍 31–40 下
迪哥寫什麼你都想看,請拍41下以上

--

--

迪哥筆記|DigNote

嗨!我是迪哥!社群x科技x活動人! 從活動平台的產品經理到教育科技公司營運長,8年的互聯網旅程持續進行中。 專長是商業開發、商務簡報、產品策略與平台營運! 在這會分享我職涯成長,一路上的心得和收穫! 喜歡我的文章,不要忘了追蹤我的 Medium 哦